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中心InSAR技术研究团队参加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

来源:遥感部 作者:葛大庆 发布时间:2014-11-13

2014117日至8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长安大学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在长安大学召开。中心InSAR技术研究团队葛大庆、张玲、刘斌三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集中了全国各主要地面沉降省份相关地质环境监测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就近年来全国地面沉降调查监测与防治工作中的取得的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等内容展开交流与讨论。来自地调局局属单位和各省地质环境监测站、地调院、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台北大学、成功大学等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精选33篇优秀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由《上海国土资源》杂志编辑出版。内容涉及国内外地面沉降、地裂缝最新研究动态与应对措施、地面沉降监测防治与机理研究、地裂缝研究新思考和地面沉降防治管理与法规建设等。19位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北京、上海、台湾、汾渭盆地等我国主要地面沉降区的调查、监测与防治研究成果,以及地面沉降数值模拟、 InSARGPS技术等在地面沉降监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大会交流。

会上,中心葛大庆博士做了题为《高分辨率InSAR技术与重大工程区地表形变监测应用》的专题报告。结合重大工程区面临的区域性沉降以及施工建设诱发沉降两个主题,介绍了高分辨InSAR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方法技术,并重点针对城市地裂缝探测与定位、差异性变形监测与工程危害避险,地铁隧道开挖诱发地面沉降的时空效应,区域性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影响,城市基坑开挖诱发地面沉降的空间效应等四方面的研究内容,分别以西安、郑州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的发现与识别,北京、上海地铁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京沪高铁地面沉降沉降监测,沧州城市大规模建设诱发沉降等工程实践为例,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InSAR技术在全国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工程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揭示了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线性工程地表形变和城市地下工程监测等领域由基础调查走向点上精细监测的发展历程。围绕全国多尺度、多类型、多层次地面沉降监测提出了中高分辨率InSAR相融合实现“面-线-点”多方位监测的技术思路和工作设想,为继续引领全国地面沉降InSAR调查与监测起到了积极作用。(遥感部)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