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科技部社发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心牵头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重大项目成果验收会,来自科技部的徐俊处长、王磊处长、裴志永副处长、樊俊博士、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姜建军司长、马岩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徐勇主任、薛迎喜主任、连长云副主任、贺颢处长等单位的领导,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中心王平主任、王凯副主任、熊盛青副主任、总工、方洪宾副主任、胡尚英副主任、李知用书记以及科外处、总工办、财务处、中心办、物探部、遥感部等中心部门领导与项目组人员共计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重大项目负责人、总体专家组组长熊盛青从项目概况、主要成果、关键技术与创新点、项目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重点介绍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创新性。验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项目组提交的验收材料,现场查看了项目研制的多台套勘查系统,经过质询与讨论,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取得的成果超出预期,令人振奋,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项目组在航磁、航电、航重、航放、航遥等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勘查核心仪器及数据处理软件方面展开了技术研发和综合集成研究。研制了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全数字化航空伽玛能谱仪以及航空重/磁/遥综合勘查系统等9套仪器设备和4台样机,开发了航空物探综合处理解释系统等9套软件,实现了国产化,显著地推进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技术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项目开展了航磁全轴梯度、航空重力、航空伽玛能谱、航空磁/重/遥、直升机时间域航空电磁等5套系统的示范应用(约28.5万km),获得了高质量的航空地球物理数据,取得了较显著的地质成果,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项目为依托,建成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制定了航空重力测量等6个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初步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地球物理勘查试验场。申请国家专利51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培养了168名博、硕士研究生,形成了51个优秀科研团队,增强了承担单位的科技实力。
项目研发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将成为支撑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和油气资源调查评价的重要技术装备并将大幅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能力和效率。(科技外事处)
项目验收会议现场
项目负责人、总体专家组组长熊盛青作汇报
项目研发的多套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