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2024年海南机载激光测深检校场基础数据采购”项目承担单位竞争性优选公告

作者:张智轩 发布时间:2024-07-10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根据业务需求,计划对“2024年海南机载激光测深检校场基础数据采购”项目承担单位实施竞争性优选,通过评审委员会现场打分的方式,公平、公正、公开的优选出任务承担单位,并在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官网发布邀请和优选结果,现邀请国内相关单位参加,公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2024年海南机载激光测深检校场基础数据采购。
  2、采购方: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3、项目概况和简明技术要求:采集机载激光雷达测深检校场的船载多波束测深、验潮、水准观测、GNSS测量等基础数据,用于机载激光雷达测深数据检校、精度验证和技术试验等。
  二、服务需求
  1、数据覆盖范围
  海南近岸岛礁及其周边海域等(通过本公告联系人线下索取)。
  2、数据类型及数量
  1)检校场船载多波束测量数据,不少于50km;
  2)检校场临时验潮站数据,1个站位;
  3)检校场水准观测数据,从附近已知点到验潮站,路线长度约30km;
  4)检校场控制点数据,不少于50个点。
  3、提交时限
  2024年9月30日前。
  4、技术要求
  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使用大地高;
  2)船载多波束测量数据、临时验潮站数据需满足《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2022)要求。
  3)水准观测数据满足四等水准观测要求;
  4)陆地检校场控制点数据采用RTK测量方式。
  5、提交成果
  1)原始数据:船载多波束测量原始数据、水位观测原始数据、水准观测原始数据、GNSS控制测量原始数据各1套;
  2)成果数据:多波束测量后处理成果数据(las格式)、GNSS控制测量解算成果等;
  3)文档资料:仪器检定记录表、原始记录班报、验潮站经历簿、水准观测记录表、质量检查表、成果报告等。
  三、合作方式和内容
  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任务承担方受采购方之委托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工作责任和义务。工作过程中,双方采用既有分工又有共同协作的方式进行,详细内容见责任、义务和权利。
  四、计费价格
  计费项目和标准:数据采购费用不超过壹拾伍万元整(¥150000.00元)人民币。
  五、双方责任、义务和权利
  1.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1)负责技术指导与监督;
  (2)按时拨付工作所需的经费。
  2.优选出的任务承担方
  (1)按照合同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委托的工作任务内容,按时交付数据成果;
  (2)向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提供的数据,版权归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所有;
  (3)严格保证成果数据安全,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或提供给任何个人和单位;
  (4)不得对承担的任务进行转包;
  (5)竞争性优选及响应文件内容是任务承担方的郑重承诺,具有法律效力,除相关内容在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后期合同签订过程中按规定做出调整或修改外,任务承担方在竞争性优选及响应文件中承诺的内容应该得到执行;
  (6)任务承担方必须遵照国家财经制度、合同书和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有关规定及要求保证项目经费合理使用,并接受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
  五、参加优选单位的资格条件
  1、参加优选单位应满足以下规定: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记录。
  2、具备甲级测绘资质证书。
  3、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机构,不得参与本项目竞争性优选。
  六、参加优选须知
  (一)必须严格按照本竞争性优选公告要求编写竞争性优选响应文件,要求内容齐全,字迹清楚,加盖单位公章。竞争性优选响应文件包括:报价表、单位基本信息、营业执照复印件、相关证明文件(单位资质证明文件、技术实力证明文件、工作业绩证明文件等)、服务方案(测量实施方案、质量保障方案、售后服务方案等)、参加单位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证书。
  (二)合同将授予符合优选公告要求、综合得分最高的参选人。
  (三)参加优选所提供的文件(5份),封皮密封加盖公章,封面注明项目名称、单位名称,联系人与联系方式,必须于2024年7月19日16:00前将送至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方为有效。
  (四)联系人:张智轩,010-62060054;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邮编:100083;
  (五)优选安排:时间待定,地点待定,以联系人通知为准。
  以上解释权归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2024年7月15日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