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6月4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担的“全国地球关键带遥感地质调查”项目在河北省承德地区开展了生态地质野外踏勘。
项目组深入承德市境内围场县、滦平县、宽城县,进行了不同生态地质单元的路线踏勘,对特色经济作物适宜区、土地沙化区等典型生态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观察,进一步了解不同生态地质单元的宏观特征,不同成土母岩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土壤-母质-岩石的野外观测内容与具体方法。
本次野外踏勘,得到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该院生态地质所所长卫晓锋博士对野外踏勘进行了全程指导,介绍了近年来在承德地区开展的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项目取得的进展,并与项目组就生态地质调查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项目组结合野外实地踏勘,对初步形成的生态地质单元分类分级方案、成土母岩编制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实地验证。项目协作单位河南地质调查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四川地质调查院、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也参与了此次野外踏勘。
生态地质调查团队承德踏勘
板栗适宜种植区典型剖面
御道口沙化区典型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