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办的国家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汇报了《国家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建设方案》,由中国工程院王思敬院士、刘先林院士,中国科学院郭华东院士等多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建设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依据充分、意义重大,是十分必要的。方案目标任务明确、内容具体、技术路线可行、组织管理措施得力,工作部署和进度安排合理,可以取得预期成果,一致同意建设方案通过论证。这标志着国家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筹建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有关提升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精神,在调研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建设国家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的指导意见,拟定由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牵头,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共建识别分析中心。三家单位迅速成立了方案编写组和技术研发团队,广泛吸纳国内优势技术力量,在部、局的指导下,完成了该建设方案的编写。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副司长薛佩瑄,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部主任郝爱兵、副主任倪化勇,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韩子夜、副主任孙承志,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总工程师唐新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褚洪斌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论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