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在本月12-13日于西郊宾馆召开的2016年度地质调查项目考核会上,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考核,考核分数为93.4分,荣膺“优秀”评价。本项目是2016年立项开展的地质调查项目,属于一级项目“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开发与保护基础地质支撑计划”下属的“国土遥感综合调查工程”。近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查明了2016年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圈定了全国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相关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土资源部“一张图”监管平台
制作全国矿产疑似违法分布图近万幅、分县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统计表三千张;全部调查矢量成果被直接入库在国土资源部“一张图”监管平台中,在全国矿政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局领导的批示嘉奖。
2、查明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变化情况,初步圈定了因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区/点、矿山复绿工程点。相关成果在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会议上由国土资源部环境司正式发布,并被各省厅应用
全国31个省(区、市)共圈定矿山开发占地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0.31%。其中,采场占地居于首位;其他为采空塌陷(区)、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矿山建筑、恢复治理等占地。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区外,全国矿山开发占用损毁的国土面积以采场、矿山建筑、采空塌陷区为主。按矿山开发占地面积统计,位于全国前五位的省份分别是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北、青海;按矿山开发占地面积/省级行政区面积统计,位列前五位的是山西、山东、河北、辽宁、重庆。
在全国矿山开发占地面积中,正在利用的矿山开发占全国矿山用地的45.98%;废弃的矿山占全国矿山用地的30.35%;采空塌陷(区)面积占全国矿山用地的19.04%;已恢复治理矿山总面积仅占全国矿山用地的4.64%。
全国共圈定矿山地质灾害中,采矿塌陷占总数量的59.04 %;滑坡占总数量的19.86%;崩塌占总数量的14.92%;泥石流占总数量的6.18%。
按照各省级行政区提交的“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2016年,全国矿山复绿工程已经完成全国总量的15.55%。按已经复绿量统计,辽宁、江苏、广西、河南、广东完成量分居全国前5位。
分省编制了1:50万-1:100万矿产资源开发现状遥感监测图、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遥感调查图、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遥感调查图、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图、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图等及相关报告31套;编制了1:400万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遥感调查图、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遥感调查图、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图、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图等系列成果图件及相关报告1套。相关成果经国土资源部环境司正式向全国发布并应用。
3、查明了全国尾矿等矿山固体废弃物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提供了本底数据
查明了全国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分布情况,对全国中型(含中型)以上矿山尾矿进行了系统取样和分析测试,初步建立了全国尾矿库数据库;查明了2014年、2015年全国矿山固体废弃物变化情况,为部储量司开展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本底数据。
4、查明了全国重点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动态变化情况,为全国矿业秩序整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基本查明了全国煤矿、铁矿、稀土矿等重点矿种的开发状况年度变化情况,查明了部分矿(集)区、重点矿山的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实时变化情况,为国家去产能工作、区域矿业秩序整顿等工作及时提供了决策数据。